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
数字化劳动力
数字化劳动力是可应用于各种规则明确、高重复度业务的场景化软件机器人、办事助手,可以用来解放生产力,大幅度减少重复性劳动,使人们能够摆脱繁琐事务,投入到更有创造力的工作中。个体因此拥有更愉悦的工作感受,更高的工作效率;公司和机关因此能够降低行政和经济成本,可广泛应用于财务、人事、政务服务、机关内部事务等,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衍生出多种辅助职能。
数字化劳动力基于先进的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运用于现有的电子和网络设备,将人工智能和生产力相结合,能够根据不同单位性质和任务量身定制并适应环境,可直接部署到不同工作环境中的场景中。
数字化劳动力被认为是秘书的秘书,助理的助理,知识劳动者的伙伴而非对手。
数字化劳动力还可广泛应用于智慧政务领域的基层政务服务、机关内部事务等,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衍生出多种职能和智能,化身为数字员工、数字雇员、数字助手等形态。比如在行政审批服务中,数字劳动力可以快速、高效、准确地协助完成多种办事流程的自动智能审批;而在法院,数字劳动力则可以成为法官的“数字助理”,帮助解决批量下载文书、诉前和解案件录入、执行系统自动发起财产查询等重复度高的日常工作。
数字化劳动力发展现状
世界各地的政府都在以数字化劳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例如,美国联邦政府47个部门已部署超过5000个“数字化劳动力”;英国已经建立了无人政务审批中心,在疫情期间为公共医疗部门提供注册审批服务,目前已经成为政务领域“数字化劳动力”应用最为成功的国家。以制造业闻名世界的德国,每10000名员工中就有710个数字化劳动力,使其成为世界使用数字化劳动力密度最高的国家。
而我国对于数字劳动力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指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RPA+AI所驱动的数字劳动力正从各助推政务服务实现便民普惠、流程优化和辅助决策等,也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数字化劳动力的政务领域应用场景
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在蓬勃发展中,政府数字化转型亦在加速推进中。在基层政务工作中,普遍存在“事多人少”的情况,许多日常工作需要政务工作人员进行手动录入、搜索、提取信息;繁重的重复性工作难以释放工作人员的工作活力,同时大量信息、数据通过人工手动操作,有时也会出现不可避免的人为失误。数字化劳动力可以以高效、准确度高等特点辅助工作人员进行公共服务。
例如助力“一网通办”:在政府部门进行基于数据与智能技术的数据化治理和智能化治理的过程中,垂直部门的信息化系统一般都是由部里、省里统建,和部门自建系统割裂,存在正向、或反向数据一次或二次录入问题,同时面向公众服务的业务领域涉及多部门业务联动,通过数字劳动力,可以实现纵向的跨系统数据互通和横向的跨部门业务联动,以数字劳动力高效助力事项申报、材料预审、事项受理、智能审批的全业务流程周期。
例如助力“一网协同”、“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公务员在政府部门内部事务办理精准发力。以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以部门间办事需求为导向,通过数字劳动力实现机关内部办事“最多跑一次”,使部门间工作运行更加顺畅、办事流程更加简洁、 办事效率更高效,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良好的政务服务保障。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数字化劳动力发展水平尚属于早期阶段,在未来,数字化劳动力必将给社会带来无限的想象力,为大中小城市的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实现新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智慧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