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顺利实施RPA,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影响和价值,企业或组织一定要弄清楚哪些流程适合RPA技术的实施。
为此,企业应该针对自身需求进行详细梳理,同时评估现有业务流程。以目标需求为导向,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评估各流程的业务特性,进而选择适合实施RPA机器人的业务流程。
一、企业数字化程度
RPA机器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对单据文件的处理须建立在文件已经数字化、企业流程已经信息化的基础上。因此,数字化、信息化程度越高的企业越适合实施RPA机器人。
二、体量和规模要求
RPA机器人可替代部分人工,7×24小时不间断工作,适合处理企业体量和规模较大的业务,实现人力资源的释放。
三、劳动密度和劳动重复性
流程中需要人工处理的部分占比越大,就意味着流程中劳动重复性越高、差错率越大,这也意味着RPA施展的机会越大。
四、流程是否贯通异构系统
RPA机器人可分别登陆多个系统自动执行任务,无须对有数据交互需求的多个系统进行改造和开发。因此,在企业异构系统之间对接存在困难的前提下,可考虑使用RPA机器人,不会改变企业原有的信息系统架构。
五、风险和用户协同
与流程相关的风险级别越高,越需要人为控制,RPA机器人就越不适用。如人工参与是提高用户体验的必要条件,则RPA机器人同样不适用。
六、战略重要性
战略重要性较低的流程通常是事务特征较明显的流程,这种流程往往适合于自动化。流程的战略重要性越高,意味着该流程越依赖于人为判断,如企业愿景规划、战略制定和外部关系管理等,这类业务并不适用于RPA机器人。
七、短期系统升级的可能性
对于短期内有系统升级或更换底层和支持系统计划的企业,RPA机器人同样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