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中国保险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

一方面,保险业面临市场持续增长、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客户保险意识崛起等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部分保险公司由于长期粗放经营面临着综合成本率高、客户触点低频、欺诈风险高等挑战。

转型的十字路口下,保险公司该如何找寻破局的关键?


转型十字路口: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助力保险业提能增效


传统保险业痛点依旧

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挑战也不容忽视。据《2019年中国保险行业智能风控白皮书》显示,传统保险业发展痛点仍然存在。

1、综合成本率偏高。财产险公司平均综合成本率达高达100.1%,中小财险公司的更是高达109.0%,导致盈利较为困难。

2、欺诈比例高,手段多样难以防范。据国际保险监管者协会测算,全球每年约有20%-30%的保险赔款涉嫌欺诈。

3、代理人流失率高。保险公司代理人一年年留存率不足50%,个别保险公司代理人首年流失率甚至高达80%,人才管理困难。

此外,保险公司与客户保持低频交易,平均每年与客户接触仅1-2次,客户关系薄弱。由此导致的保险公司盈利困难、客户服务效率和满意度低等问题亟待破局。


RPA机器人帮助保险业提能增效

保险公司必须考虑到互联化的大图景,避免零碎化的技术应用,联动并加强保险科技的协同能力,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分析体系,同时还需要解决高度依赖人工、产品需求不匹配、动态定价能力弱等问题,这也驱使RPA机器人在保险领域的应用和创新浮出水面。

近年,伴随RPA技术在中国的飞速发展,逐渐获得了诸多行业的普遍关注和应用实施,其中又以金融行业最为广泛。如何创造有活力,高增长的业务的同时管理风险并降低成本,是目前保险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这也成为RPA技术进入保险行业的重要原因。

根据保险业务发展需要,现阶段,RPA在保险行业的落地通常会选定在理赔、财务、呼叫中心等部门进行。

例如在理赔部门,RPA可以使该部门更快的进行索赔处理。索赔处理要求员工从各种文档中收集信息,并将该信息复制、移动到其他系统中。这是一个耗时的过程,会延迟客户提出索赔时所需的及时响应。RPA的出现,则要求员工只需点击一下鼠标,RPA机器人就可以在索赔数据上自己复制、转移。


实施RPA的好处不言而喻,处理时间减少了50%,提高决策质量,核保数据的一致性验证和审核跟踪,索赔文件自动化评估,实现通讯自动化,提高员工满意度,减少错误并提高信息质量,增加了客户满意度。

RPA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应用,颠覆了以往的运营性质,极大地改善了后台流程和客户体验,同时还为保险公司节省了大量成本。注重落地RPA技术帮助保险业提能增效,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保险公司找寻发展破局的关键。